等保相关问题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帮助中心 > 等保相关问题

信息等级保护测评是什么,信息等级保护测评的对象和流程

2023-11-01 16:30  浏览:

信息等级保护测评是什么?信息等级保护测评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和权益。为了有效地保护信息安全,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各类信息系统根据其重要程度和风险水平,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备案、测评和监督管理。那么,什么是信息等级保护测评?信息等级保护测评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信息等级保护测评的定义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的规定,信息等级保护测评(以下简称“等保测评”)是指“受有关单位委托,按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处理特定应用的信息系统,采用安全技术测评和安全管理测评方式,对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判定受测系统的技术和管理级别与所定安全等级要求的符合程度,基于符合程度给出是否满足所定安全等级的结论,针对安全不符合项提出安全整改建议”的过程。

简而言之,等保测评就是对已经分级备案的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二、信息等级保护测评的目的

等保测评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信息系统是否满足国家规定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防止或减少因网络攻击、破坏、泄露、窃取、篡改、误操作等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通过等保测评,可以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缺陷或隐患,提出改进措施或方案,促进信息系统持续改进和完善。

三、信息等级保护测评的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选择符合其需要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并按照有关标准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网络安全可控、防范网络风险”。因此,所有在中国境内运营或使用网络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或个人都应当遵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并对其所拥有或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分级备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国家鼓励网络运营者对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情况进行测评或者认证”。因此,所有已经分级备案的信息系统都可以自愿申请进行等保测评,以证明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国家对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和重要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监督检查”。因此,所有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和重要行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下简称“CII”)的信息系统都必须接受等保测评,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复测。

四、信息等级保护测评的内容

等保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安全技术测评和安全管理测评。

安全技术测评是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检测和验证,包括对信息系统的边界、网络、主机、应用、数据、终端等各个层面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检查和测试,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日志审计、备份恢复、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

安全管理测评是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审查和评价,包括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组织架构、人员职责、规章制度、流程规范、教育培训、应急响应等各个方面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审查和评价,如安全责任分配、安全培训计划、安全审计计划、安全事件处置流程等。

五、信息等级保护测评的方法

等保测评的方法主要包括三大类:访谈、检查和测试。具体细分为人员访谈、文档审查、配置核查、现场观测和工具测试等五个小类。

人员访谈是指通过与信息系统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收集相关证据,验证相关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文档审查是指通过查阅信息系统的相关文档资料,如策略文件、规章制度、流程图表、操作手册等,分析文档内容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完整有效。

配置核查是指通过检查信息系统的相关配置参数,如防火墙规则、密码强度、日志设置等,验证配置参数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正确有效。

现场观测是指通过观察信息系统的现场运行情况,如设备布局、线路连接、物理防护等,验证现场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合理有效。

工具测试是指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或软件,对信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功能性或非功能性的测试,如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压力测试等,验证测试结果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正常有效。

六、信息等级保护测评的流程

等保测评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测评前准备。这一步骤主要是受测单位与测评机构签

测评计划制定。这一步骤主要是测评机构根据受测系统的分级备案情况,制定测评计划,明确测评目标、范围、方法、标准、工具、人员、时间、资源等,以及测评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机制和风险应对措施,并将测评计划提交给受测单位和有关部门审批。

测评实施。这一步骤主要是测评机构按照测评计划,对受测系统进行安全技术测评和安全管理测评,采用访谈、检查和测试等方法,收集并分析相关证据,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发现并分析相关问题,形成并提交测评报告。

测评结果确认。这一步骤主要是受测单位和有关部门对测评报告进行审阅和确认,对测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对测评结论进行认可或否决,并签署相关文件。

测评后跟踪。这一步骤主要是受测单位根据测评报告中提出的安全整改建议,制定并实施安全整改方案,对存在的安全缺陷或隐患进行修复或消除,并向测评机构报告整改情况。同时,受测单位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自查或复查,保持信息系统的安全状态。

如何监督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和措施有哪些?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指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业务功能、数据敏感性、安全风险等因素,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对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监督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如何监督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和措施有哪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监督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基础和依据。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目的、原则、范围、对象、责任、义务、权利、制度、标准、程序、措施、监督、管理、执法、违法处罚等内容,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部门职责

部门职责是监督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主体和执行者。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央网信办为牵头,各相关部门为协同,各地方网信办为配合的工作机制。

具体来说,中央网信办负责统筹协调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相关工作计划,指导各地方网信办开展相关工作;各相关部门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并执行本部门所属领域或行业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规范,指导并监督本部门所属领域或行业的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各地方网信办负责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的相关要求,组织实施本地区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指导并监督本地区的单位开展相关工作。

三、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是监督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步骤和方法。我国已经制定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技术指南》、《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指南》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规定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分级: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业务功能、数据敏感性、安全风险等因素,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分为一级至五级的分级,分别对应不同的安全目标和保护要求。

设计:根据信息系统的分级结果,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指南,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设计,包括确定安全需求、选择安全技术、制定安全方案等。

实施:根据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方案,按照国家规定的管理指南,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实施,包括采购安全产品、配置安全参数、部署安全设施、开展安全测试等。

运维:根据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按照国家规定的管理指南,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运维,包括制定安全制度、执行安全措施、监测安全状态、处置安全事件等。

评估:根据信息系统的实际效果,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包括自主评估和第三方评估两种方式,以验证信息系统是否符合其分级所对应的保护要求。

复查:根据信息系统的变化情况,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复查,以检查信息系统是否存在新的风险或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监督手段

监督手段是监督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工具和方式。我国已经建立了以网信部门为主导,以第三方机构为辅助,以社会公众为参与的多元化监督体系。

具体来说,网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通过现场检查、远程检测、数据报送、档案审查等方式,对各单位开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第三方机构负责提供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专业服务,通过评估测试、咨询培训、认证认可等方式,对各单位开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质量进行监督;社会公众负责参与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社会监督,通过举报投诉、舆情反馈、建议意见等方式,对各单位开展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效果进行监督。

五、违法处罚

违法处罚是

违法处罚是监督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激励和约束。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对于违反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未按照规定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级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按照规定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设计、实施、运维、评估、复查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按照规定报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资料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按照规定接受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伪造、篡改、泄露、销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资料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擅自降低或提高信息系统的分级结果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非法活动或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刑事责任。

等级保护测评就选天下数据,专业安全放心的等级保护评级机构,等级保护测评师一对一服务。详询客服电话40-0-6-3 -8-88-0-8 官网:https://www.idcbest.com/2022/db.asp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28866015

下一篇: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和措施有哪些呢? 上一篇:如何在等保一体机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