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虚拟化
2017-10-23 15:38 浏览: 次以前小编讲过服务器虚拟化的好处有哪些,现在小编整理服务器虚拟化的相关知识。服务器虚拟化的历史是从大型机的分区技术、虚拟机和虚拟内存开始的。从20世纪60年代UNIX系统诞生起,虚拟化技术和分区技术就出现了,并且经历了从“硬盘分区”到“虚拟机”、“准虚拟机”、“虚拟操作系统”,再到“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融合虚拟化”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发明了一种操作系统虚拟机技术,允许在一台主机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让用户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昂贵的大型机资源。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型机上的技术开始向小型机或UNIX服务器上移植,IBM等厂商将虚拟化技术引人各自的高端RISC服务器系统中。
经过近30年的发展,虚拟化技术在高端产品上的应用日臻成熟,但真正使用大型机和小型机的用户毕竟还是少数,加上各家产品和技术之间并不兼容,致使虚拟化曲高和寡,没有进入广泛的使用和普及阶段。
随着x86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和应用普及,人们开始考虑将这一技术导人用户面更广泛的x86平台。早在1998年,通过运行在WindowsNT上的VMWare来启动Windows95的做法让人们惊叹不已。许多发烧友和工程测试人员也开始在PC和工作站运用这种虚拟化方案。渐渐地,这股潮流向PC和服务器蔓延。
当人们认识到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低下以及服务器整合的必要性越来越强,加之64位、多核x86处理器的出现,让单台x86服务器的性能越来越强大,虚拟化开始吸引更多厂商的关注。特别是英特尔和AMO相继宣布将推出内建虚拟技术的处理器,以实现硬件辅助虚拟化,从而改善原来仅通过软件实现虚拟化所带来的性能和稳定性方面的不足。
虚拟化真正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用于UNIX和Windows服务器的虚拟化工具也相继出现。这些工具使多个虚拟操作系统可以在同一台物理机器上运行,但从逻辑上又是完全独立的,具备完整的硬件配置。这些工具有时也被称为服务器资源管理,包括分区管理器、虚拟机、虚拟分区和逻辑分区。
一直到今矢,从处理器层面的厂商,再到操作系统层面的软件厂商的加人,从数量众多的第三方软件厂商的涌现再到各服务器系统厂商的高调推动,我们看到一个趋于完整的服务器虚拟化的产业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形成。这也使得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服务器虚拟化开始成为IT业界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客户考虑虚拟化和整合时,服务器虚拟化可能是最常被考虑的方面,原因非常明显:x86服务器虚拟化已经成为大多数IT资产整合项目的基础。通过整合工作负荷,客户可以提高服务器利用率,提高灵活性,并且降低IT环境的戚本。然而,与虚拟化技术所能解决的问题相比,简单地安装虚拟化软件并整合工作负荷可能导致更多问题。客户在实施虚拟化时需要深思熟虑,才能有所收益。为帮助客户实施虚拟化,IBM建议参考以下三步式方法。
解决方案框架
首先必须对现有的数据中心和业务环境进行就绪状态评估,为支持虚拟化举措而制订出一个改进方案。虚拟化为企业引人了一个共享计算模式,因此,IT架构咨询师必须评估哪些更改是必要的。例如,有一种模式是多个业务单位拥有自己的资金预算,可采购独立的IT资源,而这种模式可能会限制虚拟化的潜力,所以我们建议应该改变这种模式。
架构咨询师还需要评估后端基础设施组件并给出建议一一包括存储、网络、备份、系统管理、安全和时间同步,以确保这些组件与虚拟化产品协调运行。然后采用数据收集与分析工具,了解不同的系统配置、利用率和工作负荷,以计算潜在虚拟化平台的规模。
在这一阶段结束后,分析报告中应包括就绪程度评估、总体过渡计划,以及包含投资回报和总体拥有成本分析的业务案例。在市场上,有许多在做服务器虚拟化的评估方法论与工具。
。了解客户环境并利用工具搜集系统运行数据。
。拟定虚拟化策略,了解客户的目标与需求。
。虚拟化可行性评估。
。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评估报告与行动纲领。
规划与设计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保证虚拟化平台与现有基础架构共存并交互,通过分析版本兼容性、环境设置和安全配置等技术限制,规划“哪些能一起运行”;通过分析维护窗口、应用程序拥有者、位置和部门等业务限制,规划“哪些应该一起运行”;通过分析服务器利用水平和资源使用方式等工作负载限制,规划“哪些相互适合”。同时,建立命名与安全标准,定义磁盘和网络结构,完成虚拟基础架构设计等工作,确保满足每个用户的独特要求。
实施
要实现虚拟化,需要从建立一个已经经过详细设计阶段的试验性虚拟化环境开始。对这个试验环境要进行测试,而且对测试结果要进行分析,以保证物理和虚拟化环境都按照设计方案运行。此时,这个试验环境可以修改,以保证达到预期性能。一旦试验完成,虚拟化将被引人到生产环境中,而且服务器也从服务单一业务转而服务多个业务。
这种方法将应用到盯资产优化与集成、服务器整合、效率研究和虚拟机服务器等服务项目中,这些项目必须契合业务生命周期理念与规划。一旦企业完成了生命周期内的整合与虚拟化步骤之后,必须更进一步考虑虚拟化环境的整体运作,例如系统管理设计与实施服务、虚拟化镜像管理服务,以及远程管理服务和安全服务。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28866015